CRITERIA

评选标准 / 维度

1.技术水平

AI 产品、解决方案等在算法先进性、平台架构、安全合规等方面的综合领先程度

1)
AI工具与技术的先进性:

评估所采用的AI工具的先进性、AI算法、AI模型是否为业界领先或具有创新性,是否采用了最新的AI研究成果或算法等

2)
数据处理准确性和复杂性:

考察对多源、非结构化多元人力资源数据(文本、音频、视频等)的处理深度与准确性

3)
平台工程化:

多租户 SaaS 架构、微服务、API/Open SDK 等支撑弹性扩展与高可用(>99.9%)

4)
技术路径的独特性:

评估AI产品、解决方案是否采用了独特/全新的技术路径或组合,突破了现有技术限制,以实现创新目标

5)
安全与合规:

数据加密、隐私计算、ISO/IEC 27001 等安全资质,以及对 GDPR、PIPL 等法规的适配。

2.创新能力

在技术、产品形态与商业模式上对HR服务行业的突破与颠覆性价值,考察差异化、独特性和创意性以及技术、商业模式及用户体验的三重创新。

1)
概念的原创性:

评估AI产品、解决方案在技术应用、设计理念或商业模式上的独特性和创意性

2)
商业模式创新:

评估是否创造/结合了新的商业模式,创造了与市面同类型应用/项目/产品/解决方案的明确差异性,并实现了AI技术的价值转化

3)
行业应用的突破性:

是否在HR领域开创了新的应用场景或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难题

4)
用户体验创新:

评估是否为用户/客户提供了全新的、更人性化的交互体验

3.成熟度

AI产品、解决方案生产级落地、运维支撑与客户成功体系上的可靠性与完备性。

1)
部署范围/广度/深度:

分析A产品等在企业内或市场中的应用广度、范围,是否已经在多个HR场景中成功部署并产生积极影响/效果

2)
技术部署与运营成熟度:

AI产品、解决方案在实际HR场景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,包括实际操作的稳定性、技术实施的缺陷以及与现有系统的集成度等

3)
HR场景的适配性:

评估AI产品、解决方案在不同HR场景中的适应能力,是否能够满足多样化的HR需求并适应各种业务流程

4)
用户反馈与持续改进:

分析AI、产品/解决方案的用户反馈和满意度,评估其持续改进能力,是否具备定期的技术更新和功能增强,适应业务环境的变化

4.实施效果

AI 产品、解决方案等在客户侧业务指标与体验的量化成果、实际效果

1)
效率与质量提升/改善/优化:

评估AI产品、解决方案在实际部署后的具体成效,包括效率提升、决策质量改善、成本控制和流程优化或改进等

2)
问题解决与成果达成:

考察AI产品、解决方案是否/如何有效解决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或痛点情况,并实现预期成果

5.商业价值

参评企业AI相关产品、解决方案等在市场表现、客户价值创造、收益模式与商业可行性上的综合竞争力

1)
经济效益:

评估AI相关产品、解决方案为企业带来的直接/间接经济效益,如收入增长、市场拓展、客户转化率提升等

2)
客户与体验:

分析AI相关产品、解决方案是否/如何提高客户的价值和用户体验、客户满意度、客户忠诚度,包括在解决客户/管理痛点和提升客户/员工满意度方面的表现

3)
市场表现与商业成功:

分析AI相关产品、解决方案等是否帮助企业在市场中获得客户增长、竞争优势、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等

6.行业影响

参评机构在HR领域/行业中的影响力以及对HR科技生态的推动作用与示范效应

1)
行业内示范效应:

评估在人力资源领域或行业内的知名度和认可度,是否树立了标杆,是否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

2)
行业标准的推动:

评估其对行业标准、规范或最佳实践的影响,是否推动了行业技术标准的发展和创新实践的普及

3)
市场与行业认可度:

考察AI产品、解决方案等获得的行业认证、奖项和媒体报道情况,及其在推动行业变革和技术进步中的作用

7.可复制性与可持续性

参评企业AI产品/服务/解决方案跨场景、跨行业、跨地域的快速部署能力、技术路线的长期迭代潜力、伙伴网络支持度以及 ESG / 合规要求下的持续运营能力

1)
扩展潜力与预见:

评估AI产品、解决方案在不同企业、领域或市场中的上市和推广潜力,是否能够在其他环境中复制并成功实施

2)
长期发展:

考察AI产品、解决方案长期价值、持续性和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的适应性,特别是在未来发展中的扩展性、升级迭代的潜力,以及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

3)
持续运营:

现金流健康度、研发投入占比、ESG 与合规治理框架

4)
市场需求与应用前景:

评估AI产品、解决方案是否满足广泛的市场/管理需求,以及未来市场中的应用前景和商业扩展机会